close
【陳文霖 屏東長治】
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邱祝櫻投入農業研究近20年,從一個商科畢業的臨時工,成為農學博士候選人,她用蜜棗、檸檬、金桔,寫出台灣農業的輝煌歷史,今年她還從26位優秀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,獲得第35屆十大農業專家的殊榮。
利用整枝、修剪與培肥管理的技術,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邱祝櫻突破了果樹的產季限制,在冬、春時分,也可生產高單價的檸檬與金桔,大幅增加農民的收益。
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 邱祝櫻:「靠修剪就可以讓它的春果產量很高,因為我們春果價錢非常好,但是量很少,我就想到,從桔子上發現到桔子也可以,那檸檬應該也可以。」
因為看到路燈下的蜜棗開花比較早,邱祝櫻發展出夜照的技術,讓蜜棗的產期提前,分散了生產過度的風險,另外她還花了10幾年的時間,培育出6個蜜棗的新品種,其中高雄6號品種,還首開了境外授權的先例。
高雄農改場場長黃德昌:「其中還有一個是高雄6號,這個高雄6號,就是甚至連日本人都有興趣,所以也有境外授權,所以我想她是非常傑出,等於是棗子的代名詞。」
從高職畢業後就半工半讀,邱祝櫻除了通過普考與高考以外,目前還是屏科大的農學博士生,今年她經過國際同濟會的審查評比,獲得第35屆十大農業專家的表揚,等於是對她長年努力與付出的高度肯定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